已经连续举办十届的华为全联接大会,一直是面向全行业的盛会,旨在打造开放、合作、共享的平台,与业界共同推动产业发展,构筑开放共赢的健康生态。2025年9月18日,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(HUAWEI CONNECT 2025)在上海启幕,信创纵横有幸受邀参加。本届大会以“跃升行业智能化”为主题,通过“战略全景-产业技术-生态发展”的三维视角,阐释华为全面智能化战略的最新举措,并发布全新的数智基础设施产品、行业场景化解决方案、开发工具等。
作为长期聚焦信创领域的媒体,信创纵横始终关注两大核心议题:一是国产终端设备能否真正替代境外产品,满足高强度办公需求;二是在数据安全风险日益凸显的当下,国产设备如何筑牢防护屏障。
展开剩余87%系列化信创终端产品:华为擎云 L420x、华为擎云L540x,以及新品台式机华为擎云W515y在本届大会华为擎云商用终端展台的亮相,为这两大议题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答案。
信创背景:从“能用”到“好用安全”,国产终端迎政策与需求双重驱动从信创产业发展脉络来看,近年来行业对终端设备的要求已从“能用”向“好用”“安全”升级。以前大家觉得“能开机、能办公”就行,可现在不一样了。今年8月,微软悄然调整了其“主动防护计划”(MAPP, Microsoft Active Protections Program)的规则,限制中国科技企业获取漏洞预警情报,迫使国内防护体系从“同步防御”退回到“滞后补救”,从而极大增加了来自安全漏洞的攻击威胁;今年7月,国家安全部发文提示境外芯片可能存在技术后门,再加上网信办约谈英伟达,要求其解释H20芯片安全风险,让“自主可控”成了信创办公场景的“必选项”而非“加分项”。
与此同时,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持续加码:今年8月,国家发改委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全部下达,电子信息领域被明确纳入支持范围;9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《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-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》,更明确提出“坚定不移推动国货国用”,这些都为国产终端设备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华为擎云W515y作为信创高性能终端的最新代表,其表现自然成了观察国产信创 PC 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。
性能破局:麒麟芯片一年一迭代,“快”得有道理电脑“好不好用”,核心全在芯片。我们在展区第一眼就关注到华为擎云W515y搭载的麒麟9000X芯片,最让人惊喜的是它的更新节奏——一年一次迭代。要知道,当前国产芯片领域里,多数厂家受限于技术积累与研发投入,芯片迭代速度普遍停留在2~3年,研发与突破的脚步相对缓慢。而华为能实现一年一次的迭代突破,背后是数以千亿计的研发压强投入:在芯片设计、核心技术攻坚等领域持续砸入资源,即便面临外部技术封锁,依然凭借坚定的研发决心与庞大的投入力度,打破了国产芯片迭代的常规节奏,相当于别人还在“慢慢走”,它已经“小跑起来”了。
关于CPU性能的计算方式,目前业界广泛认可的是由英特尔提出的公式:CPU性能(DMIPS)=IPC(instructions Per cycle每时钟周期指令数) x 频率(GHz时钟频率)。若用“快递分拣中心”来类比,或许能更直观地看懂二者的作用:主频好比分拣中心的“分拣节奏”,1GHz意味着每秒能启动10亿次分拣动作,节奏越快,理论上处理包裹的效率越高;而IPC则是每个分拣动作能处理的“包裹数量”,相当于分拣员一次能同时扫描、分类多少个快递。
以前,不少人觉得“主频越高,电脑越快”,就像觉得“分拣中心喊单越勤,快递处理得越快”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——如果分拣员每次只能拿1个包裹(IPC低),哪怕每分钟喊50次“下一份”(高主频),堆在旁边的快递还是会越积越多,效率根本上不去。
华为擎云W515y就避开了这个“唯主频论”的误区,其搭载的麒麟9000X芯片不仅刚刚斩获安全可靠测评II级认证,在核心性能表现上更是亮点突出。通过对芯片底层架构的深度优化,这款芯片在多任务处理时能更流畅地切换各类程序,图形渲染时也能更快呈现复杂画面,整体性能对比上一代预计提升20%以上。这就像分拣中心不仅加快了喊单节奏,还培训分拣员一次能拿3个包裹,效率自然翻了倍。
信创纵横当场做了个测试:采用自动化测试脚本,同时打开5个200M PPT文件,5个200M Excel文件,5个200M word文档,5个网页。按我平时用的旧电脑,这会儿操作多少会有些迟滞,可华为擎云 W515y 却一点不卡顿,切换窗口响应快,点击表格里的函数计算,结果也能很快出来。华为擎云W515y还可以同时支持16路视频播放。这种多任务并行时的流畅度,恰好体现了它的性能优势,即便应对日常多任务办公,也能保持稳定。
生产力升级:硬件软件双优化,重载办公也顺滑如果说芯片是电脑的“心脏”,那内存、硬盘这些硬件就是“血管”,只有“血管”通畅,“心脏”的动力才能充分发挥。信创纵横在体验时发现,华为擎云 W515y 在硬件配置上,有不少针对办公场景的优化,哪怕是不懂IT的人,也能感受到明显的差异。
先说内存,它支持四通道LPDDR5x 8532 MT/s高速内存。这个参数听起来复杂,用 “高速公路”打了个比方:普通内存是“两车道”,数据传输时容易“堵车”;而四通道内存就是“八车道”,数据能跑得更快。
信创纵横测试时,打开一个200MB的Excel表格(里面有大量数据透视表和图表),普通电脑要等4-5秒,而华为擎云W515y 3秒即开,拖动滚动条查看数据时,也没有任何延迟。信创纵横试着打开软件里的大型设计文件时,加载进度条“唰”地一下就满了,不用像以前那样盯着进度条“等半天”。
除了硬件,软件优化也很贴心。它搭载了华为自研的智能加速算法2.0,就像给电脑装了个 “智能管家”。信创纵横同时做了两件事:一边用Excel批量计算数据,一边用视频软件看宣传片。按常理,电脑可能会“顾此失彼”,要么计算变慢,要么视频卡顿;但华为擎云W515y却能自动分配资源,计算数据时不耽误视频流畅,看视频时也不影响数据计算,这种“一心二用”的能力,对经常多线程工作的办公族来说太实用了。
还有一个细节让信创纵横印象深刻——散热。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电脑用久了会发烫,风扇还会发出 “嗡嗡” 的噪音,不仅影响操作体验,还会让性能下降。但华为擎云W515y用了定制的高密仿生散热器,还设计了“冷风直进、热风直排” 的独立风道,就像给电脑装了个 “高效空调”。经现场技术人员介绍才知道,它拿到了 “微型计算机噪声等级” 1 级认证,这是行业里对噪音控制的最高标准,可以达到睡眠级静音效果。
安全防护:芯片通过最新国测II级认证,“三重防线”更放心在信创场景里,“安全”比“快”更重要。信创纵横和不少企业 IT 负责人聊过,超过半数的人都把“数据防泄露”列为采购的首要标准,而华为擎云W515y的安全配置,刚好戳中了这个痛点。
首先是 “硬认证”:其搭载的麒麟 9000X 芯片,不仅在 2025 年 9 月 12 日通过信创国测安全可靠等级 II 级认证(本期仅有 2 款 CPU 获此认证),更值得关注的是,麒麟芯片本身已是信创 PC 芯片领域通过 II 级认证最多的厂商,在安全可靠认证层面有着深厚积累。而华为擎云 W515y 整机,还是首款通过国家 “计算机信息安全卓越级” 认证的台式机,同时整机国产化率超过 99%,核心组件均为自主研发,相当于 “从头到脚都是自己人”,不用担心有隐藏的 “后门”。
具体防护能分成“三重防线”:第一重是“身份防线”,开机必须密码或指纹认证,就像给电脑装了“专属门禁”,别人拿了也进不去;第二重是“文件防线”,能给文档设权限,比如普通员工只能看核心方案不能改,避免不小心删了重要资料;第三重是“数据防线”,芯片自带加解密引擎,文件存储时会自动加密,而且是“一文一密”——每个文件都有专属密码,就算电脑丢了,别人破解的难度堪比“开银行金库”。
行业观察:国产PC不拼参数,拼“懂需求”体验完华为擎云W515y,信创纵横最大的感受是:国产信创PC已经从“拼参数”走到了“懂需求”的阶段。它没有堆砌复杂的数字,而是针对信创办公的“卡、慢、险”痛点,一一给出解决方案——快得实在,安全得放心,用起来还顺手。
华为商用终端在为政企客户提供华为擎云品牌PC的同时,持续深度赋能OEM合作伙伴,携手打造基于鲲鹏路线的差异化信创PC产品,目前已累计发展10余家OEM合作伙伴,为客户提供配置丰富、品质优良的多样化选择。在全联接大会展台现场展出的软通华方、升腾等品牌信创PC,均基于华为擎云技术进行差异化开发与定制,华为从产品设计、生产工艺、质量体系到生命周期管理等多方面提供全面赋能,满足客户对不同配置与价格档位的组合需求。
在“国货国用”的政策推动下,这样的产品正是当前行业需要的:政企客户用它做日常办公,能提升效率;“关基”客户处理敏感业务时用它,能守住数据安全。从华为擎云的实践来看,国产终端只要紧扣用户需求,持续创新,完全能替代境外产品,甚至做得更好。
对信创产业来说,华为擎云W515y不只是一款产品,更像是一个“范本”——证明国产PC能在性能和安全上做到“双优”,也为“国货国用”落地提供了鲜活案例。未来,随着更多这样的产品出现,信创办公场景的“破局”会越来越容易。
发布于:北京市嘉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